-
公开方式:
-
发布日期:2023-01-30
-
发文机关:
-
文件编号:
-
索引号:
政府工作报告
——二○二三年一月十四日在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极不寻常。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总书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在省委坚强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有效应对了多重风险挑战,经受住了多种压力考验,办成了许多大事要事,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迈上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征程。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值超过8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6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4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8%。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户。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1%、提高6.5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国家重点实验室增加到16家。国家级高新区增加到9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万家,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企业达到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2%,研发经费突破11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分别达到12.9%、25.9%。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连续6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播种面积保持在1.6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综合机械化率87%,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97%。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57.8%,粮油加工转化率80%。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顺利完成,河南能源改革重生,郑煤机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改革成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满意度超过90%。自贸试验区160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6000列。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成为中欧合作重要纽带。郑州机场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1家,累计引进省外资金5.17万亿元。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综合整治,建成标准化堤防501公里,完成湿地修复2.5万亩,干流水质稳定达标。完成30万滩区居民迁建任务。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接续实施,丹江口库区及干渠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南太行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基本完工。完成矿山生态修复72万亩。累计造林1407.5万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5%。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PM2.5、PM10平均浓度下降率均超过20%,国控断面劣Ⅴ类水和省辖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8万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595所,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扎实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一期任务顺利完成。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建设,53所县级人民医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标准。举办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二里头遗址发掘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项目深入实施,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建成开放,文旅文创融合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积极应对多轮疫情冲击,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年抗疫,全省人民付出了艰辛努力,广大医务人员和基层工作者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年来,我们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化双拥共建,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外事、侨务、港澳、对台、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我们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扛起“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一是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出台稳经济160条和76条接续细化措施,开展重要项目集中攻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工业投资增长25.4%,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4.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三个一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1万亿元。郑州南站、平漯周高铁、总装机802万千瓦的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等一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建成米字形高铁网,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成功试通水。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服务企业13.5万家。退税减税降费1297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984亿元、惠及企业4.8万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0家。粮食总产量1357.8亿斤,新增49亿斤、占全国增量的66.3%。
二是加快培育新兴动能。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完成架梁立柱,新建7家省实验室、15家省产业研究院、28家省中试基地、12家省创新联合体。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一期建成投用。超聚变服务器产值突破230亿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一期投产在即,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开工建设。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郑州市获批建设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加快。5G基站总数超过15万个。新增智能工厂185个、上云企业3.6万家。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资布局战略性优化,14家重组国企揭牌成立。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省政务服务中心组建运行,政务服务事项“一门”进驻率达94%,495项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全面推开。“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布局基本完成,设立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基本完成,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五水综改”初见成效。
四是拓展开放合作领域。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发展10条措施,积极拓展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中国(郑州)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业务开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业务正式启动。焦作、许昌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中欧班列“中豫号”开行。成功举办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等重大活动,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9.8%。
五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妥处置村镇银行风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厉打击金融犯罪。积极化解问题楼盘,设立100亿元房地产纾困基金,全力保交楼稳民生。扎实开展防汛备汛,完成4312个水毁水利工程修复,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过程。加快补齐防洪减灾短板,6个区域性应急救援保障基地投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深化“三零”平安单位创建,信访积案专项治理成效明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六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2.4%、17%。全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0%。加快“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403万人。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分别提高4%、4.6%。街道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建设实现全覆盖。新改造老旧小区38.9万户。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以上,110个安置新区全部建成。十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
经过接续奋斗,河南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这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人民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驻豫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河南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外部环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创新能力还不强,带动性大的高能级产业项目还不多。一些地方债务压力较大,收支矛盾突出。生态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民生领域存在短板。一些干部斗争精神、担当精神、法治精神亟待增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加大力度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河南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值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1300亿斤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目标统筹衔接。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聚力提质增速。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推动政策靠前发力、项目靠前实施、资金靠前使用,创新赋能、改革破局、开放聚力,不断加固稳的基础,加速集聚进的动能,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必须注重供需衔接,畅通经济循环。既注重挖掘内需潜力,又注重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有效需求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以优质供给满足和创造有效需求,打通经济循环卡点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中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增强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牵住“牛鼻子”、落好“关键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注重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协同发力,把握好时度效,在多重目标、多重任务、多重约束中实现最好的效果。必须强化极限思维,守住安全底线。凡事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在防范风险上做足思想准备、工作准备,在应对挑战上做到战略主动、战术精准,尊重规律,守正创新,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
三、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围绕今年的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提振市场信心全面促进消费增长。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调整妨碍消费的限制性措施,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落实好提振市场信心90条措施。激活房地产市场,落实首套房贷款支持政策,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满足刚性住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鼓励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出台智能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消费的补贴政策,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促进商贸、餐饮、住宿、文旅等行业尽快恢复。培育发展养老、育幼、医疗、健康、家政等服务消费。大力发展平台经济、首发经济、共享经济、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支持郑州、洛阳建设消费中心城市。
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以100个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为重点,深入推进重大项目集中攻坚。建成郑济高铁,加快平漯周高铁、郑州南站建设,开工南信合高铁、呼南高铁焦洛平段。启动三门峡灵宝、济源逢石河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建成贾鲁河综合治理、小浪底北岸灌区等项目,开工建设昭平台水库扩容、海河流域综合治理、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工程。高质量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加强要素保障,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万亿元。
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推动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鼓励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新增贷款7000亿元以上。加大上市企业储备,新增上市企业20家。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支持平煤神马、河南能源、郑煤机等企业打造一流旗舰劲旅,推动豫信电科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组建河南钢铁集团。加强与央企合作,支持驻豫央企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形成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优秀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全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制度。做好中原银行改革重组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完成河南农商联合银行组建。抓好4家村镇银行后续风险处置,分类推进其他村镇银行改革重组。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启动运行一批研究机构,与中科院等加强科技合作,积极引进一流大学研究院落户中原科技城。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国家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做优做强省实验室体系,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400家以上。加快构建标准化双创载体体系,新建20个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智慧岛。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协同科研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科研资源和企业需求的有效配置、精准对接,支持企业建设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推动创新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高质量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动高校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建1500家研发中心,建设15个省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方向的科研机构改革,完善“揭榜挂帅”、首席专家负责制等项目组织机制,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加快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改革。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培育创新文化,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强化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实施“中原英才计划”、青年人才倍增行动、顶尖人才突破行动。实施重点高校学术校长引进培养专项行动,积极招引海外一流人才,新建中原学者工作站30家左右,新设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出台更具含金量的人才支持措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办好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
(三)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
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加快装备制造业智能转型,扩大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规模,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5年装备制造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推动上汽新能源二期、奇瑞新能源二期、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动力电池、宁德时代电池等项目投产达产,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加快打造万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强化关键原辅料、设备配件和生产工艺研发攻关,培育医学、医药、医养新生态。推动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量子信息等产业尽快成规模,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到2025年形成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柱、未来产业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0%。
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滚动发布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突破清单,用3年时间突破和推广应用150项“五基”产品和工艺。大力发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扩大再生金属生产规模,加快洛阳百万吨乙烯、宝武镁基新材料、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材料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其中新材料占比超过50%。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50项投资50亿元以上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打造10个重大先进制造业集群、30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和300个特色产业集群。推进质量强省、标准河南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3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加快设计河南建设,支持企业设立工业设计中心和研究院,打造一批工业设计示范园区。发展天使、风投、创投基金。新培育头雁企业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00家。
着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打造5G精品网络,5G基站总数突破18万个。建设千兆网络示范省,支持郑州创建国家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发展算力基础设施,构建云网深度融合的中部算力中心。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展先进计算、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坚,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省区块链产业园、元宇宙科创产业园建设,推动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新建150个智能工厂和10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新增上云企业3万家。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降低4%左右。
(四)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对接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力争到2025年建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食产能达到1400亿斤。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设施蔬菜410万亩、设施食用菌180万吨、设施渔业7万吨,稳定生猪、畜禽和油料生产。做强特色农业,推动酒业、奶业、中医药业振兴。积极发展冷链食品、休闲食品和特色功能食品,大力发展预制菜。支持牧原、双汇等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产业。深化农村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0万家,家庭农场发展到27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13万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扎实推进科技强农。整合农业科技力量,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开展核心种源等15项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组建河南种业集团。高标准建设“中原农谷”、周口国家农高区,推进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深入推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创新乡村人才评价机制,深化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为乡村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
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尽快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创建20个示范县、100个示范乡镇、1000个示范村,争创50个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
(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强化中心城市。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化航空港区体制机制重塑改革,构建主城区与航空港区双核引领发展格局,提升城市首位度。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打造郑(港)汴许主引擎,推动郑开兰特别合作区建设。推进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洛济深度融合,强化与三门峡联动发展。完善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政策体系,加强与信阳、驻马店协作。支持商丘、周口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安阳、鹤壁、濮阳与京津冀深化合作。推动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做实城市经济。支持大别山、太行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进苏州信阳对口合作。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让能进城愿进城的,更快更好融入城市。
建设韧性城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等各环节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各类基础设施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提升大中城市防洪标准,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中心等106个应急能力提升项目。持续开展城市内涝治理,新建改造雨水管渠1000公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燃气管道2000公里、供排水管网1600公里、供热管网160公里。加强城市人口疏散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构建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打造数字孪生城市。
建设宜居城市。全面推行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设计,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更好延续城市文脉、展现时代风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建改建道路1000公里以上,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万个以上。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8万户、棚改安置房27万套,统筹商业、学校、养老、社区医院、运动场馆等配套服务设施,创建完整社区、美丽街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空间。
建设绿色家园。推动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统筹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绿道连通和插绿补绿,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街头游园、小微绿地。加大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防治等工作力度,实施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完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努力建设美丽幸福河湖。实施秦岭东段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开展湿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抓好黄河干支流河道泥沙资源化综合利用,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六)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更大力度发展口岸经济。推进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争取中国邮政航空第二基地落地,深化拓展双枢纽合作模式,到2025年郑州航空口岸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高标准建设郑州国际陆港航空港片区,布局省内二级节点,推进中欧班列“五统一”常态化运行,开行3000班次以上。整合重组省内港口资源,加快“两河两港”项目建设,加强港口集疏运能力,到2025年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加快口岸、综合保税区等资源整合、功能集成,引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申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支持企业布局海外仓,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平台,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发展临港经济,形成以港兴产、以产促港的良性循环格局。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发挥港资、台资、日韩和世界500强四个专班作用,突出产业链集群招商、龙头企业招商、股权投资招商等方式,精准对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国内统一大市场重构。实施对欧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建设好中德(许昌)产业园等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发挥好现有外资外贸企业作用,支持宇通、中铁装备、平高等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机制化办好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办好第十四届投洽会、豫商大会。
更大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新增50项高频事项免证可办,实现95%以上涉企事项全程网办。出台新形势下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落实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相适应的准入机制,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开展县级营商环境示范创建,全面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
(七)加快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援企稳岗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200万人以上。推进豫商豫才回归,新增返乡创业15万人以上。支持和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万个。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新建150所乡镇寄宿制小学,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化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建设200个工匠实验室、实训基地。深入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第二梯队7所高校11个学科创建工作。布局一批未来技术、现代产业等特色学院,全面加强基础、急需、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
促进健康河南建设。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工作,强化医疗物资和救治力量保障,加强基层防疫能力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健康。加快建设省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加快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5个省医学中心建设。推动各县市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强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体育河南。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讲好河南故事,提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影响力,高质量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省博物院新院、省美术馆新馆等标志性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夏文化研究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深化殷商文化等研究阐释,推进大遗址保护展示,加快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推进乡村文化合作社、城市书房等建设,打造书香河南。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落实好生育支持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深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加大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众保障力度。有序推进200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完成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做好十项重点民生实事。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更高水平推进法治河南、平安河南建设,持续开展“三零”平安单位创建,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造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压实安全生产各方责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深化群防群治,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局面。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更加自觉地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统揽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将更加自觉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弘扬法治精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我们将更加自觉地锤炼能力作风,砥砺斗争精神,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保持竞进姿态,敢为人先、敢走新路、敢创新业。我们将更加自觉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过紧日子,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发展的关键处、民生的紧要处,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
河南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坚毅,中原大地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