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首页 > 今日要闻

近年来,汉服文化日渐盛行,有时候走在街头,常常就能看到有人身穿汉服与你擦肩而过。今天的五一火出圈就到河南洛阳去看看,在那里,宏伟的仿古建筑衬托着行走其中的汉服青年,随时都会让人有一种穿越回到古代的错觉。

河南洛阳在四月份刚刚见证过牡丹的盛放,来到五月份,它的热度并没有因为花期接近尾声而有丝毫的降温,反而是火出了新高度。最近洛阳因为浓厚的汉服氛围频频出圈,当我们的记者出发前往洛阳,她的第一站会去哪里呢?一起来看。

总台央视记者易扬:“登上这辆列车,马上就感受到了花香扑鼻。看,来自洛阳的牡丹踩着风火轮到北京来接我们了。这趟高805次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列车的时速达到了三百五十千米,从北京到洛阳只需要三小时,而最近这两个月,这趟列车也见证了洛阳的爆火和出圈。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客运段G805次列车长张丽芳:”北京西站始发的时候就能够达到了一个满员的状态,我们中途停靠石家庄站、郑州东站,基本上是下多少旅客就能补充上多少旅客,到洛阳东门站的时候还是一个满员的状态。我们还发现很多旅客上车的时候已经漂漂亮亮的穿上了汉服出行。”

旅客:”我是洛阳人,跟随家乡的脚步。“

旅客:”我网上订了两套汉服在那边,到时候预约去就行了。”

旅客:”有一天下午是空缺的。所以我们刚才在讨论要不要去体验一下汉服。”

总台央视记者易扬:”最想玩的是什么?”

旅客:”穿汉服。”

乘务员荆玮嘉:”我一会要换上这身衣服,给旅客准备一个小节目。”

总台央视记者易扬:”这些都是列车员的小道具,不仅列车上的牡丹元素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它的终点站是河南洛阳,随着我们离终点站越来越近,列车上的汉服浓度也越来越高。”

总台央视记者易扬:”(洛邑古城园内)现在感觉自己格格不入,汉服安排上。”

洛邑古城汉服店造型师:”咱们可以先选一下衣服,各个朝代的时期的衣服我们家都有。”

总台央视记者易扬:”如果我想选一些比较简洁的呢?”

洛邑古城汉服店造型师:”那咱可以看一下这套,它参考的是一个魏晋时期的一个形制,有点“仙气”,但是看起来简洁大方。”

总台央视记者易扬:”换上汉服之后,和我穿着运动装走进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造型,也会约束我们的仪态。现在我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出门打卡。”

洛邑古城景区是很多游客打卡洛阳的第一站,这里不仅有昔日古都的风华,也是洛阳汉服店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对于游客来说,穿汉服不仅是一次新颖的尝试,也是一次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体验。汉服在洛阳的高频亮相,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呢?穿上汉服又会发现洛阳的哪些与众不同?

总台央视记者易扬:”行走在洛邑古城,如同穿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一眨眼,一回眸就能纵贯千年。汉服在这里收获了全年龄段的喜爱,摇曳生姿的年轻姑娘、意气风发的精神小伙、东奔西跑的摄影小哥,他们在各自的角色里释放自我,从华丽唐装到异域风情,映照出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辉煌,也还原了万国来朝的多元文化。亭台楼阁,轩榭廊坊,游客在打卡拍照时可以体验移步换景,人在画中游,花在枝头笑。今年这里的热度超过历年,傍晚将至,此刻还有大量游客正在排队进入景区,等待华灯初上,共赴繁华。”

总台央视记者易扬:”我现在的位置距离洛邑古城的景区路口只有直线距离50米,在这个十字路口的沿线,大都是今年新开张的汉服店。在汉服带动景区火热出圈之前,这里是一个大规模的汽配城,两三个月前还有市民来这里给汽车贴膜或者进行汽车维修,这些店面普遍比较大,因为他们曾经放置的都是大型的汽车零部件,由于改的太快,一些店面还没来得及更新招牌。在洛阳,像这样新改出来来的汉服一条街还有很多,有的曾经是小吃街,有的紧邻着城市的主干道,而零星分布的汉服店更是不计其数,在洛阳街头,可以随时随地来一场贯通古今的穿越。”

总台央视记者易扬:”在公交车上吹着小风可真舒服,洛阳对汉服的喜爱和包容已经从景区延伸到了日常的生活场景当中,这一路我就看见了很多穿着汉服骑电动车和赶公交的人。我乘坐的81路是洛阳热门的公交线路,它串联起了城市的商圈和主要景点,而我登车后见到的第一个穿汉服的人竟然是这趟车的公交司机,她旗帜鲜明的告诉了来来往往的乘客,在洛阳穿着汉服感受生活是一件很自在的事情。”

旅客:”穿汉服跟这个城市也挺搭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总台央视记者易扬:”在洛阳博物馆正在举行一场北魏时期的特展,而我今天身着的服饰,交领、长口、束腰的元素恰恰来自北魏时期,所以来到这个展厅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从最早的夏商周王朝到魏晋时期的的建安风骨,再到隋唐盛世,13朝古都的历史沉淀在这里一览无遗。汉服是华夏文明的具象代替,它蕴含着中国人的理智观念、伦理习俗和审美情趣等文化内涵,汉服之所以会在洛阳火出圈,也正是因为洛阳有可以追本溯源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