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位文旅专家为洛阳汉服经济发展建言
-
日期:2023-09-05
来源:
创意突围全城联动 撬动更大的旅游客源市场

近日,老城区特邀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辉,中国社科院旅研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原社长高舜礼,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家明来洛,“把脉”新文旅发展。几位专家为我市金元古城和隋唐洛阳城宫城片区文旅发展出谋划策,并就汉服经济如何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给出自己的见解。
01
张辉:聚焦青年群体,精准打造项目
“洛阳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骨架。”张辉认为,洛阳想发展高质量旅游经济,打造旅游路径,目光要长远、站位要高,从“汉服热”出发创新思考,但不能局限于汉服租赁。
目前,洛阳正在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希望能够吸引青年、留住青年。文旅作为青年群体考察一个城市宜居性的要点之一,应做好青年群体服务。把握目标人群喜好,精准打造项目,同时拓展思维,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寻找自身特色,做好单项服务,如在城市内设置国际通用标识,做好适应国际的支付场景打造等,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国内青年,更能吸引国际人群,从而在激烈的文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张辉认为,研学游、健康游是未来旅游行业的热门项目。“洛阳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应把握发展机遇,利用现有资源,将洛阳打造成研学游的优质目的地。”张辉说。
02
高舜礼:要撬动更大的旅游客源市场
在实地考察了翠云峰、唐风催花牡丹展销基地、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邑古城和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明堂天堂等景点后,高舜礼发现,近年,洛阳文旅开发建设取得不少新成效,成效之一就是“汉服热”持续升温,成为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线。
但是,汉服租赁、拍照在景区并非新事物。之前,全国多个城市的汉服租赁行业就已兴起;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傣服、藏服等也十分流行,只是规模均未达到今年洛阳的水平。高舜礼认为,虽然洛阳目前汉服正热,但想让其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一些“冷思考”。
如何才能撬动更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在高舜礼看来,做旅游就是做经济、做产业,应尽量交由市场来主导,才会更长久。如现在的洛阳汉服租赁店,其引进的服装款式,经过市场检验,是受游客欢迎的。盲目用汉服标准规范服装款式,可能适得其反。同时他认为,旅游资源开发量可以适当小于人流量,供给不足相比于供给过多,更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依靠全市力量来抓旅游业。洛阳“汉服热”就包含多方面因素,其中一方面可能是市民的接受度、包容度高。因此,要想维持热度,全城联动必不可少。如本地民宿、酒店,这些看似与服装无关的产业,也可以在汉服上做文章,将浴袍制作成汉服款式等,注重细节服务方能让现象长久。
03
刘家明:打造汉服IP,将文化故事化
刘家明表示,洛阳的文旅融合令人十分惊喜,尤其是“汉服热”,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新时代文旅融合需要创意突围。”面对洛阳如何持续“汉服热”,实现“网红”变“长红”的话题,刘家明给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将文化故事化,深化场景体验。电影、电视剧带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的案例不在少数。洛阳要想进一步发展汉服经济,在话题上做新文章,可以尝试从影视故事出发,创作剧本,融入汉服元素,提升城市知名度。
第二,打造汉服IP。以迪士尼为样板,打造洛阳的“迪士尼”,做汉服体验的引领者,同时融入现代科技,运用AR、VR等技术,带给游客沉浸式体验。一旦走出了一条新道路,这种成功他人难以复制,洛阳就能在激烈的城市汉服文化竞争中站稳脚跟。
最后,刘家明从旅拍角度出发,建议洛阳景区设拍照引导员。他发现,许多游客有很强的表现欲,也做好了汉服妆造,但是自身表现力不强,且景区游客众多,难免尴尬,无法获得很好的拍照体验。景区设拍照引导员,可以帮助游客寻找最佳打卡点、摆出最佳拍照姿势等,带给游客更好的拍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