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老城 > 文旅融合

图片

图片

《过故洛阳城》

【宋·司马光】

图片

图片

tem.png


四合连山缭绕青,

三川荡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

草色年年满故城。

烟悉雨啸黍华生,

宫阙簪裳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tem.png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一句话便道出了洛阳城的历史地位。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tem.png

tem.png



图片

图片

《洛阳牡丹图(节选)》

【宋·欧阳修】

图片

图片

tem.png


洛阳地脉花最宜,

牡丹尤为天下奇。

我昔所记数十种,

于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

其间数种昔未窥。

客言近岁花特异,

往往变出呈新枝。


tem.png

欧阳修在庆历二年(1042年)所作,“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由是发端,当时赏花、簪花、买花也深深融入了洛阳的民风。
史载,当时洛阳城中“以花为屏帐”“满目皆花”,真正的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tem.png

tem.png



图片

图片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图片

图片

tem.png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在唐代,洛阳被称为东都,是繁华一时的大城市,无数诗人同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一年,李白客居洛城,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夜里忽闻笛声,由春风吹散而来,传遍了洛阳城。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

tem.png




tem.png

tem.png



图片

图片

《入朝洛堤步月)》

【唐·上官仪】

图片

图片

tem.png



脉脉广川流,

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

蝉噪野风秋。

tem.png

东都洛阳的皇城,倚傍洛水,城门外是天津桥。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据说这首诗就是诗人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所作。 
全诗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的风度,也是当时洛阳的气质。作为神都,洛阳展现着属于自己的高贵气度。


tem.png

tem.png



图片

图片

《洛阳牡丹图(节选)》

【宋·欧阳修】

图片

图片

tem.png


洛阳地脉花最宜,

牡丹尤为天下奇。

我昔所记数十种,

于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

其间数种昔未窥。

客言近岁花特异,

往往变出呈新枝。

tem.png




tem.png

tem.png



图片

图片

《秋思》

【唐·张籍】

图片

图片

tem.png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tem.png

洛阳城虽有富丽堂皇的牡丹,有丰富的河洛文化,也有来往不绝的诗人,但在洛阳为官或求学的外地士子也会思及他们的家乡,风起洛阳之时,一样会起故园之情,他们深情绵邈地吟诗作赋。
思亲怀乡之情,总是语言难尽,不断开合书封,增添内容,但始终仍觉未尽其意,情感的细腻表达可谓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