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老城 > 文旅融合

“24道水席大菜的菜名我给您报一下,我请您吃秘制炸薯块、焦炸丸、洛阳熬货、虎皮扣肉、糖炒八宝饭……”近日,在老城区九龙鼎旁的一个街边相声摊儿上,一段洛阳版《报菜名》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

tem.png

兄弟二人在青年宫相声园子内演出(右为史成栋)

带来这段表演的,是一对“00后”双胞胎兄弟史成栋和史成梁。每天6时和21时,他们都身穿长褂准时出现在九龙鼎旁,与街头和直播间的观众见面。“每天只睡5个小时,醒着的时候不是在直播,就是在青年宫的相声园子里忙活。”弟弟史成梁告诉记者,洛阳热火朝天的文旅市场,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嘴巴都闲不下来,是说相声的‘好苗子’”

2023年年初,史成梁应聘至老城区一家相声园子里做帮工。因从小看过一些相声表演,加之每日在现场耳濡目染,能说会道的他对说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工作之余,他也开始跟着练上几句。怎么打快板儿?如何抖“包袱”?趁老师们不忙时,史成梁勤于请教,加之有这方面的天赋,他很快“上道”。

去年暑期,老演员因故缺位,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正在端茶倒水的“店小二”史成梁,成了台上的相声演员。彼时,台下最忠实的观众之一,便是仍在读书的哥哥史成栋。

“双胞胎总是有些相似的,在师父看来,不只是长相,我们二人的嘴巴都闲不下来,是说相声的‘好苗子’。”史成栋说,因没事就去给弟弟捧场,自己也在园子里混了个脸熟,还得到了一名老演员的青睐,让他比先学习相声的弟弟得以早一步拜师。

打造“限定款”节目,展示城市文化

去年年底,老相声园子因故闭园。看着热度居高不下的洛阳文旅市场及源源不断涌向洛阳的年轻游客,兄弟二人都有十足的信心。“对于年轻人而言,旅游中的文化体验越来越重要,相声刚好是展示城市文化的优质舞台。”史成栋说。

于是,二人便跟随师父到青年宫开办了新园子,还学习了不少师父的原创作品,如《神都洛阳欢迎你》《杜康造酒》《牡丹仙子》等。“游客远道而来,就是想听些颇具特色的相声,这些节目都是我们专为洛阳准备的城市‘限定款’。”他们说。

tem.png

兄弟二人在表演中“包袱”不断(左为史成梁) (视频截图)

有了园子为何还要在街边说相声?兄弟二人表示,虽然已经能上台演出,但个人经验和胆量都有些不足。今年5月底,在师父的建议下,二人拉着音响、搬上桌子,选择了人流量较大的九龙鼎附近开始免费“路演”。“早上一场、晚上一场,不仅能磨炼技艺,还能帮园子卖票。”兄弟二人异口同声。

长褂一甩,相声开场。在街边,桌子后的兄弟二人接连抛出精心设计的“包袱”,桌子前买菜路过的市民、身穿汉服的游客围成一圈,一边听段子、一边参与互动,笑声、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将创新相声表演,传播洛阳文化

在“路演”的同时,兄弟二人还在抖音平台进行直播。仅一个多月时间,他们的账号便新增粉丝3000余名,每场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稳定在600人左右,其中有不少都是外地人。“园子里座位只有66个,一场直播相当于我们在园子里演近10场。”他们感叹,不少粉丝还专程跑到现场互动,随着热度提升,偶尔想偷个懒休息一下都不行。

在兄弟二人看来,近几年,洛阳大力发展新文旅产业,火爆“出圈”的文旅市场,为相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在相声表演创新上下功夫,将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通过相声舞台传递给更多市民和游客,让大家在“说学逗唱”中,深入了解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