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顶住压力,克服困难,抓实“三项重点工作”,用好“三个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文旅强区”战略,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防风险、保民生等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9亿元;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文旅融合出圈出彩。洛阳汉服研究院(洛阳时尚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首届洛阳汉服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成功举办,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观摩老城新文旅成效,省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首次亮相历史遗址、在应天门隆重举办,“汉服+洛邑古城”火爆全国、惊艳海外。老城区入选全省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20亿元,助力洛阳跻身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洛邑古城频现“高光时刻”,单日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被中国旅游协会推介为2023年全国八个旅游产品创意案例之一。
古城保护全面推进。按照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要求,全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颁布实施《洛阳市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倾力打造3平方公里的洛邑古城,一期续建项目基本完工,商户已陆续进驻,春节前部分开放运营。推动妥灵宫、孟庐陵故居等11个文保单位、10处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升南大街等11条街巷基础设施及建筑风貌,拥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城市肌理的历史文化街区更具活力,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安全发展更加稳固。成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和融资工作专班,争取财政部再融资债券54.12亿元、额度位列全省各县区第一,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4422万元,盘活土地资产650亩、古城房产20万平方米,政府债务风险大幅下降,为争取一般债、专项债资金奠定基础。将安置房建设、问题楼盘化解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交付安置房1096套、“保交楼”2978套,纳入省、市台账的40个问题楼盘、9000余户群众“办证难”问题得到解决。
城市经济迈步起势。汉服市场如火如荼,带动全城消费强势复苏。洛邑古城周边汉服经营主体由上年度68家激增至861家,单日汉服体验游客最高达10万人次,带动汉服租赁、妆造、跟拍等行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域带全城”的格局。民宿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与文旅发展相得益彰。围绕“盛世隋唐”“国花牡丹”“非遗传承”等主题,签约客家文化主题酒店,引进隐居大唐、九曲观堂等精品民宿,民宿市场主体数量达到574家,有力拉动全市消费,老城与游客“双向奔赴”。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稳市场,提信心,经济态势稳中向好。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提振市场信心,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坚持“项目为王”,累计实施“三个一批”〔1〕项目33个、总投资245.1亿元;全年实施重大项目87个、总投资378.2亿元、完成投资150亿元,其中2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35%。信成精密智能柔性生产线扩建等项目建成投用,翠云阁主体完工。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大力开展消费扩容提质升级行动,健全政府引领、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工作机制,开展美食、汉服、家电家居等促消费活动37场,参与企业820余家,投入补贴资金7210万元,推动消费不断扩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累计减税降费、退税缓费2.2亿元,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家、“四板”挂牌企业3家,新增市场主体6760户、总数达到3.2万户,4家企业入选洛阳市诚信民营企业。老城区连续两年荣获洛阳市“万人助万企”先进县区,区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二)抓风口,塑场景,文旅产业亮点纷呈。坚持新文旅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五大片区”,实施“六大行动”〔2〕,持续叫响洛邑古城品牌。突出颠覆性创意。坚持“创意为王”,以穿越为主题,以汉服为媒介,以古城为底色,依托唐代新潭、宋代文峰塔、金元城墙等地标,搭建互动场景30余处,吸引国内外游客竞相打卡。洛邑古城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人民网、新华社等10余家央媒广泛报道,驻华外交官、国际友人纷纷点赞,“汉服+洛邑古城”誉满全国、走向世界。注重沉浸式体验。紧抓新文旅从“观光游览”向“沉浸体验”转变趋势,打造沉浸式汉服体验馆,推出“白龙殿试”剧本体验游、“洛神赋”“楼兰谣”全景演艺等节目,让游客从“看景人”变身“景中人”。《风起洛阳》VR体验项目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紧盯年轻化消费。围绕新文旅年轻化、可重复等消费特点,紧跟“国潮”新热点、新风尚,与河南省电视台联袂推出《神都相逢》,开展“青春老城・音为有你”街头音乐节、神都好YOUNG等主题活动,举办全国汉服短视频大赛,吸引众多知名旅游博主和数十万青年游客争相参与。洛邑古城入选全省文旅消费新场景。聚焦移动端传播。坚持线上引流与线下体验相结合,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新文旅,策划“邑起穿越吧”系列话题,发布“唐宋八大家”破时空互动等热门视频,老城文旅话题阅读量超过192亿次,洛邑古城全网话题播放量超过23亿次,持续位列抖音全国最受欢迎汉服打卡地榜首。
(三)固基础,补短板,城乡面貌日益改善。深入落实市委“351”工作举措〔3〕,把握“151”工作要求〔4〕,全面统筹文旅产业与城市提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空间布局不断优化。高质量完成乡村建设边界试划工作,洛邑古城一期续建西区、龙光路小学等6个项目通过市规委会、市专委会审议。完成老城区与西工区边界优化,以及8个街道行政区划和机构人员优化调整,丽景门、建安门、状元红、翠云峰4个街道完成挂牌。城市更新深入推进。加快“两建设、三改造”〔5〕,承福门大街建成通车并完成风貌提升,市第五高级中学周边道路建设顺利实施。改造提升25个老旧小区、8条背街小巷,惠及居民5100余户。高标准打造邻里中心27个,建成社区体育公园18个,新建城市停车场6座、提供泊位670个、配套充电桩229个,新(改)建公厕12座。围绕“北国花城”建设,打造景观花路4千米,立体花墙、街头花境、花廊33处。辖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获得市生态补偿奖励资金619.8万元。乡村振兴成效明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恢复耕地1600亩,粮食播种面积9300余亩。成功举办首届牡丹花王大赛、“洛阳牡丹・绽放岭南”等活动,翠云谷近郊乡村游示范项目签约启动,唐风催花牡丹展示交易中心一期建成投用,牡丹产业年产值达到7.1亿元。全蝎产业年度交易额达到6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累计清收集体资金1296万元、集体用地3071亩,建成乡里中心5个。21个涉农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完成8个涉农社区供排水管网改造任务,累计铺设管网150.6公里。
(四)强创新,促改革,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坚持创新赋能、改革破局、开放聚力,在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中融入新发展格局。创新引领优势彰显。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省工程技术中心4家、市级创新平台8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0.8%,位居全市第二。特富特电磁科技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信成精密公司获评2023年度河南省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完成62家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57项行政处罚权下放街道。出台老城区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投资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管理办法,古都丽景集团股权上挂市国资委,资产总额达到312亿元。开设城市区首个公积金窗口与文旅绿色通道,设置综合窗口43个、“潮汐”窗口〔6〕12个,83项高频服务事项“免证可办”。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开展大员招商20次,成功引入北京黑弓、上海亿丰等头部文旅企业,签约特富特先进节能磁器件产业链等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204.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4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56亿元。
(五)办实事,惠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民生支出8.7亿元,10项34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发放就业补贴54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5730人、技能人才7020人,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95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40人,文旅产业带动就业3万余人。教育医疗事业稳步发展。市第五高级中学新校区建成投用,洛邑初级中学迁入新址,魏紫学校改制为九年一贯制寄宿式学校。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在老城挂牌,区第一小学获评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打造省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践样板2个,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完成改造,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公益化改革。全区80家医疗机构、110家定点药店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健全“五级”养老服务体系〔7〕,建成区级智慧养老平台,A级以上养老服务设施达到21个。成立全市首家矛盾纠纷一体化调解中心——“和事老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获评市级示范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600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300余场,老城区图书馆蝉联“国家一级图书馆”荣誉,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获评国家级“节约型机关”。国防动员成效显著,挂牌成立老城区国防动员办公室,建成全市首家拥军园区,洛邑初级中学、区第二小学获评省级国防教育示范校,征兵工作连续五年走在全市前列。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大局稳定向好,荣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全市维稳安保专项工作表现突出县区”“全市‘平安护夏’专项行动先进县区”等荣誉。
一年来,我们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树立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承办的75件人大代表建议、122件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复。民族宗教、统计审计、法律援助、侨务、残疾人、工青妇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3年,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老城区综合实力和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区直部门、驻区单位、街道和辖区企业的务实担当,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老城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老城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头部企业和项目较少;文旅产业支撑作用尚未形成,市场潜力未得到充分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优质医疗、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仍需加强,知识化水平、专业化能力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以实际成效向全区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我区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文旅强区”战略的关键之年,也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聚焦“文旅强区”战略,转变思维观念,把握大局大势,守底线、防风险,抓特色、扬优势,强产业、夯基础,扭住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用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个重要抓手”,着力稳定经济运行,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在“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中书写老城精彩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新增就业48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目标统筹衔接。
目标催人奋进,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省、市对扩大内需、制造业发展、城市有机更新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各类政策叠加集成,有利于我区加快补齐短板,增强均衡发展能力。文旅优势正在不断积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家、省、市接续出台政策支持文旅产业发展。洛邑古城逐渐起势,已成为全国热点景区,汉服、民宿等产业呈现多业态、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态势,有利于我区加快实施“文旅强区”战略,建设国际新文旅目的地。创新要素正在加快汇聚。洛阳汉服研究院(洛阳时尚产业研究院)引进国家级专家团队人才30余名。古都科技产业社区南区作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入驻100余家企业、6个市级研发中心、2个院士工作站、2个河洛英才团队;北区已对接意向企业53家,预计“五一”前部分投用,可提供约4万平方米科研生产用房,有利于我区招引新的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城市承载力正在全面提升。今年我区将在北部区域再整理1000亩土地,布局文旅、商贸等业态,同时金元故城片区加快建设,洛邑古城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有利于我区提升城市品质,发展城市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我们要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压奋进、勠力同心、务实重干,全面推进老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2024年重点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目标,奋勇争先,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拼经济促发展,巩固和增强回升向好态势。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提振市场信心,提升发展质效,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拼抢政策机遇。紧盯国家、省、市政策资金投向,积极向上对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国债等项目40个以上、资金27.7亿元以上,推动翠云峰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纳入国家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库。扩大项目投资。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大抓“三个一批”,实施重大项目1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120亿元以上,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3个、完成投资37亿元以上。健全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管理、联席会议等制度,强化项目全周期要素保障,推动洛阳丘陵地貌智慧农耕等43个续建项目尽快投用。释放消费潜力。创新场景,丰富供给,稳定和扩大美食、汉服、民宿等特色消费,大力发展智能家居、电竞数娱、国货“潮品”等新兴消费,开展促消费活动30场以上,投入补贴资金7000万元以上。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北大街、东西大街提升和消费品牌打造行动,培育省级以上消费集聚区5个、旅游休闲街区2个,打造洛邑古城特色文旅消费集群。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府部门围着企业转”的服务意识,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加强“四项对接”〔8〕,确保企业问题办结率、企业满意率达到100%。抓好优化营商环境“五件事”〔9〕,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监管,新增20项高频事项“一网办、一次办”,推进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领域信用建设,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
(二)坚定文旅强区战略,建设国际新文旅目的地。坚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汉服+洛邑古城”叠加赋能,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到35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50亿元。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立足全区、统一布局,将文化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面、扩面成片,积极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洛邑古城争创4A级景区。加快“五大片区”建设,配合推进玄武门、永泰门等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优化隋唐洛阳城宫城区周边交通组织,天枢东路(暂定名)牡丹文化节前建成通车,翠云阁“十一”前建成投用。持续推进洛邑古城建设。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保护修缮林家大院、董家大院等居民院落,推进道尊街启动区、城隍庙、府文庙等片区项目,抓好建春门、东南角楼、西南角楼等重要节点和九都路风貌提升等工程,力争一期续建项目牡丹文化节前全面开放。保护好古城街巷肌理,以小组团、渐进式、微改造的方式,改造提升历史街区基础设施,以府文庙、周南驿、校场里等区域为示范,带动古城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以洛邑古城一期建成区和东西大街为重点,争创国家级非遗特色街区,打造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围绕华侨、留学生等群体,策划海外推介活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扩大洛邑古城影响力。丰富新文旅业态。围绕“特种兵旅游”〔10〕“Citywalk”〔11〕等盛行文化,依托天心文化产业园、校场里文创产业园等园区,丰富考古盲盒、非遗手信等年轻化多元化文创产品,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在热门景点、博物馆、特色街区引入AI云拍、虚拟引擎、3D投影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5个以上。依托应天门、丽景门等网红打卡地,推出“美食+夜景”“旅游+研学”等精品路线,举办夜赏牡丹季、神都百戏节等活动,打造精品演艺节目2个以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紧盯“安、顺、诚、特、需、愉”〔12〕六字要诀,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实施“旅游服务提升年”行动,全区总动员,落实“我为旅游服务定举措、出实招”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活动,全力营造“景美、人美、心美”的旅游环境。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强精品文创、特色餐饮等服务供给,优化景区景点交通组织,提升商户、酒店、民宿服务质量,规范汉服租赁、跟拍等商业行为,让游客在老城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住得安心。
(三)聚力发展城市经济,厚植文旅发展新优势。聚焦民宿、汉服等优势领域,深入挖掘潜能,拓展发展空间,加速城市经济业态升级、模式创新。做强汉服经济。实施汉服融城行动,依托洛阳汉服研究院(洛阳时尚产业研究院),做好汉服文化研究推广、标准制定、设计研发等工作,搭建汉服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探索品牌差异化发展模式,推动汉服产业走在全国前列。举办洛阳市首届“十佳汉服店”“十佳妆造师”评选大赛、“金牡丹奖”国际汉服设计大赛、“金妆奖”汉服妆造大赛,组织开展盛世华服秀、国风华裳文艺夜游等活动,推动“汉服+洛邑古城”持续火爆。发展民宿经济。牢固树立市场思维,坚持高端定位、连片推动、融合发展,围绕古城历史文化片区、隋唐洛阳城中轴线洛河以北片区,打造1至2个精品民宿集群,推动民宿与研学、康养、演艺等业态融合发展。推出精品民宿电子地图,加大高端化、特色化、品质化民宿推广力度,打造具有深度体验感的民宿品牌。培育平台经济。加强与省级国企豫资集团合作,建设老城区数字文旅产业平台,为探索发行CMBS、REITs〔13〕等工作蓄势谋篇;引进电商头部企业2家以上,培育“线上云游+网络直播”基地1个。加快古都科技产业社区建设,南区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北区力争牡丹文化节前建成展示中心、研发楼。出台支持楼宇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坚持“一楼一产业、一楼一特色”,积极培育亿元以上楼宇,盘活闲置楼宇1万平方米以上,招引总部企业2家以上。鼓励物流企业建设农贸市场、电商服务等平台,发展冷链物流、仓储物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四)全面推进有机更新,推动城市功能提档升级。坚持文旅赋能、产城融合,持续抓好“两建设、三改造”,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统筹规划布局。加快望朝岭周边、玄武门、永泰门等区域控制性规划报批工作。科学编制古城历史文化片区、翠云谷休闲旅游片区等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业态布局,确保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各个片区。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实施琴书路(赵粉路至墨香路段)打通、牡丹路提升等项目,推动15条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马路街改造提质等工程尽快完工。加快推进排水防洪综合治理、葛家岭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等项目,持续做好供水安全保障、城市内涝治理,积极建设“海绵城市”〔14〕,增强城市韧性。提升城市品质。有序推进史家沟等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加快苗南、中原新城等安置房建设,力争年底前交付安置房5000套以上。改造提升老旧小区9个,整治背街小巷4条,新(改)建公厕12座,新建停车场5个、增加公共停车泊位650个、配套充电桩190个,建成、提升邻里中心7个。全面实施“北国花城”六大专项行动〔15〕,积极建设花园式社区、学校、企业和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园在城中、城在花中”。高质量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五项治理”〔16〕,持续提升市容市貌,擦亮旅游城市名片。
(五)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17〕经验,全面落实市委“151”工作举措,坚持文旅兴农、质量兴农,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保障粮食安全。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制定严厉的追责措施,健全完善耕地保护常态化机制,确保耕地不少于13257亩、基本农田不少于8337亩、粮食播种面积在9300亩以上。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洛阳市牡丹产业中心、唐风催花牡丹展示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依托辖区五大牡丹园,打造“四季牡丹展馆”,力争牡丹产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升格举办“2024年东莞・洛阳牡丹文化节暨第三届牡丹赏花季”活动,搭建两地文旅合作交流平台,持续扩大洛阳牡丹影响力。加快翠云谷近郊乡村游示范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前首开区投入运营。谋划建设全蝎产业园项目,力争全蝎产业年产值突破7亿元。壮大集体经济。持续深化“三变”改革〔18〕,盘活利用井沟、苏滹沱等社区闲置民宅,创新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信用村建设等工作,力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72%以上。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独立自主经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联合经营,增加涉农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力争年底前15个涉农社区达到30万元,6个涉农社区达到10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开展“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巩固提升“三清两建”〔19〕成效,健全居民自治机制,规范化运行“两类组织”〔20〕,完成8个涉农社区乡里中心改造提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施六提升”〔21〕行动,实施井沟、前李、徐家村3个社区村容村貌连片提升工程,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六)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抓手,为文旅强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突出创新驱动。积极引入专业投资机构、产业基金,支持特富特电磁科技、正硕电子等“专精特新”企业股改上市。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22〕,新建市级研发平台5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推进申耐电力、凯宾耐特等企业实施“三大改造”〔23〕,鼓励信成精密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推进技术创新、装备更新、产品迭代。提升国有企业效能。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支持古都集团、金隅城集团等企业通过合并、划转等方式重组经营板块,增强综合竞争力,年底前完成1家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加强与豫资集团、国晟集团等省市企业合作,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实现20万平方米古城已征收房产的有效利用,推动国有企业良性发展。加强区属国有企业监管,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融资行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开展产业链招商。紧盯沉浸式互动、人工智能、汉服等重点产业,利用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节等重要节会活动,通过以投带引、以商引商、资本招商等方式,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开展大员招商20次以上,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7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开展民营企业对标提升行动,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强化要素供给,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实现“个转企”50户以上、“小升规”3家以上。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方向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机融合。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扎实开展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治理,实行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保持PM2.5、PM10、优良天数“两降一升”良好态势。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拓展深化“四河同治、五渠联动”综合治理,推动翠云谷瀍河流域生态廊道提质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开展黄河流域水质提升行动,加强河渠排污治理,动态清零黑臭水体。打好净土保卫战。坚持上下联动,完善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体系,加快“无废城市”〔24〕建设。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监管,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八)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促进就业“五大专项行动”〔25〕,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完成各类培训900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000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区管校聘”、校长职级制、集团化办学等改革,实施“强师工程”,积极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推进洛邑初级中学新址提升改造、龙光路小学建设项目,提升完善状元红中学配套设施。建成投用3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学位900个。加快建设健康老城。深化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引入三级医院120急救站。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化改革,设立家庭病床160张。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协调机制,新增托位180个。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中心供给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评定A级以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0个。聚焦困难群体,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制度,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深化医保制度改革,高质量创建医保服务标准化示范点。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开展“六查一打五整治”〔26〕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治理,抓好“四大安全”监管〔27〕,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持标本兼治、控新治旧,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健全金融领域风险预防、预警、处置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加快推动农商行、中原银行不良资产清收等工作。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新的一年,我们将统筹抓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工作,提升应战应急能力,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推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人防、慈善、残疾人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忠诚拥护“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能力,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自觉接受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常态化府院联动,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司法效率、社会效益。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听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用心用情办好惠民实事,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始终秉承务实作风。增强大局观念,强化有解思维,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28〕,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和“机关围绕基层转”的服务意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抓好落实。巩固拓展“三转三优”〔29〕成果,深入开展“四下基层”〔30〕,全面提升政府系统运转效率、执行能力。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政府机关坚持“过紧日子”,压缩一般性支出和行政运行成本,优先保障“三保”〔31〕支出。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形势催人奋进,拼搏正当其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铆足干劲,加压奋进,凝心聚力、笃定实干,奋力书写现代化老城建设出彩篇章!
〔1〕三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
〔2〕五大片区、六大行动:“五大片区”指古城历史文化片区、隋唐洛阳城中轴线洛河以北片区、牡丹产业融合发展片区、翠云谷休闲旅游片区、文旅文创产业片区;“六大行动”指特色美食寻味老城行动、旅游住宿提质增量行动、旅游交通优化提升行动、文旅精品线路出彩行动、文旅购物消费提振行动、潮流娱乐创新体验行动。
〔3〕“351”工作举措:洛阳市提出的围绕加快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聚焦打造平台型创新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青年友好型城市“三大目标”,以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城市风貌提升工程、青年安居乐业工程、社区文明创建工程、城市治理工程“五大工程”为载体。
〔4〕“151”工作要求:洛阳市提出的坚守防止返贫底线,突出“三清两建”、乡贤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五大抓手,坚持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
〔5〕两建设、三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市政微改造。
〔6〕“潮汐”窗口:由于政策引导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窗口人流量突然增大的情况,采取临时增设窗口及服务人员的模式分流办事群众,减轻窗口压力。
〔7〕“五级”养老服务体系:涵盖市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民小区养老服务站、家庭养老床位的养老服务体系。
〔8〕四项对接:产销对接、产融对接、用工对接、产学研对接。
〔9〕优化营商环境“五件事”: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交房即交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
〔10〕特种兵旅游:年轻游客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
〔11〕Citywalk:意为“城市漫步”,参与者行走在一条独特的城市路线上,用双脚探索,深入城市的肌理,贴近城市的呼吸,感受城市独特的气质。
〔12〕安、顺、诚、特、需、愉:“安”指确保旅游安全;“顺”指确保广大游客旅途顺心、顺气、顺当;“诚”指强化契约意识,诚实守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特”指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使旅游产品有特色、有特质;“需”指优化旅游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全力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愉”指提升游客满意度,包括吃得愉快、住得愉快、行得愉快、游得愉快、购得愉快、玩得愉快。
〔13〕CMBS、REITs:CMBS是Commercial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英文缩写,指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EITs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英文缩写,指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14〕海绵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15〕“北国花城”六大专项行动:景观大道“花路”行动、立体艺术“花墙”行动、城市街头“花境”行动、美丽街区“花廊”行动、公园游园“花海”行动、街头巷尾“花市”行动。
〔16〕五项治理:老旧小区治理、背街小巷治理、农贸市场治理、停车管理治理、交通秩序治理。
〔17〕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18〕“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19〕三清两建:清资产、清“村霸”、清矛盾,建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强村(居)民自治组织。
〔20〕两类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居)民自治组织。
〔21〕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施六提升:“六乱”指整治乱堆乱放、整治乱倒乱扔、整治乱搭乱建;“六清”指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六提升”指改厕提升、净化提升、硬化提升、绿化提升、亮化提升、美化提升。
〔22〕“双倍增”行动:深化提升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
〔23〕三大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
〔24〕无废城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25〕五大专项行动:就业政策宣传行动、拓宽就业渠道行动、提升就业能力行动、优化就业服务行动、就业兜底保障行动。
〔26〕六查一打五整治:“六查”指排查整治劳动密集型企业、仓储行业、建筑施工领域、危险化学品领域、矿山领域、燃气领域的安全隐患;“一打”指严厉打击烟花爆竹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五整治”指教育、文旅、卫健、民政、商务等部门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27〕“四大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药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8〕“13710”工作制度:“1”指当天要研究部署;“3”指3天内要反馈办理情况;“7”指一般性问题原则上7天内要落实解决;“1”指重大问题包括一些复杂问题要在1个月内落实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拿出解决的时间节点和方案;“0”指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
〔29〕三转三优:解放思想转观念、深化改革转职能、务实高效转作风,提标提质优效能、利企便民优服务、协同联动优创新。
〔30〕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31〕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