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阳市老城区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扎实做好组织牵动、党员带动、创新驱动、党群互动工作,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党建赋能“人民文旅”全面发展的特色之路。
组织牵动。依托“五星”支部建设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议机制,成立“1+4+N”工作专班,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完成道路拓宽改造、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旅游公厕和停车场建设,推动文旅富民兴区。用活结对共建载体,开展“城市合伙人”文旅资源对接,做实驻街文物保护单位文物IP转化,引进驻街园区新文旅业态,打造驻街博物馆研学游、近郊游线路等,实现辖区内信息资源共享、业务优势互补、服务项目互助。深化“党组织+能人+合作社”“党组织+IP打造+文创街巷”“党组织+微网格+文旅”等新型党组织设置,使“土桥牡丹”“苏小蝎”等电商直播有声有色,红色物业莲花小区入选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国百个试点案例。鼓楼、玄武门等社区创新划定文旅“微网格”开展助游服务,将惠民触角延伸到商户周边、游客身边和人民心间。
党员带动。推出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培训、分包推介等重点选题,坚定不移扛起区委担当,走好“第一方阵”。认真落实机关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和“五联五促”工作,根据党员岗位、特长等因素,统筹安排文旅论坛、“丝路友城”等线下服务和线上媒体传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我为老城文旅做点事”“我为汉服来代言”等实践活动。动员社区、“两新三企”等领域党员发挥业务专长和职能优势,主动承担旅游咨询、免费茶水、行李寄存等文旅助游项目,涌现出“洛阳雷锋车队”“拥军八姐妹”“丽景姐姐”等一批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发展“人民文旅”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新驱动。以职能创新、路径创新、工作创新提升党建成效。完成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古城保护中心等事业单位,修订全区50个单位“三定方案”,明确“人民文旅”的工作职责,创新成立汉服研究院、古城招商运营中心等专业平台,实现党的建设与文旅产业的科学衔接。完善县级领导直接联系街道、分包社区以及“万人助万企”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企业发展难题。扎实开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及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调研,精准选派优秀干部到文旅一线等复杂环境和关键岗位上锻炼。深化文旅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依托汉服研究院引进专家团队、专家顾问和设计师,推出国风汉服、新中式服装,拓宽多主体共赢共利渠道。
党群互动。坚持统筹兼顾,深化对文旅规划、建设、管理、运营规律的认识,指导基层党组织在洛邑古城打造灯狮画桥、香罗幔天等互动场景,丰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产品供给,精准回应游客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将办公桌搬到街头巷尾,与游客、市民面对面交流,梳理科学、合理、有效的意见建议,在基层群众的文化创新中催生了“蹲城部落”、国风婚典等新文化现象,以及汉服体验、城市民宿等新经济模式,培育了跟拍师、妆造师等新就业形态,带动3万余人就业;坚持群众参与,依托邻里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支持,通过社区“三单制”和公益合伙人等项目激励,培育和孵化社区“三自”组织,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文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