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洛阳的国礼”在第21届东博会上大放异彩,背后是唐白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牡丹瓷创始人李学武30余年的不懈努力
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文化自信的名片
李学武专注创作 (受访者供图)
牡丹瓷,这朵诞生于河洛大地的陶瓷艺术奇葩,作为国礼送给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民相亲、心相通的友好见证,更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动实践的见证。
这朵“永不凋谢的牡丹花”在世界各地绽放芳华,甚至成为陶瓷领域和对外交往领域的牡丹瓷现象,背后有何故事?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启发?昨日,记者采访唐白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牡丹瓷创始人李学武,请他讲述国礼背后的故事。
“来自洛阳的国礼”惊艳东博会
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简称东博会)正在广西南宁举办,位于主场馆的“中国—东盟中心”展台前一直人来人往,不停有人在这里拍照、咨询。
吸引大家的是一款名为《和合共生 美美与共》的牡丹瓷盘,瓷盘上流光溢彩的牡丹、荷花和东盟十国国花紧紧簇拥在一起,寓意中国与东盟亲诚惠容、携手前行。这款牡丹瓷是本届东博会官方指定的贵宾纪念品,作为国礼送给东盟各国。
此外,“金枝玉叶——国花饰品11件套”同样是全场焦点。这套饰品融合了中国的牡丹和胡姬花、绣球花、鸡蛋花、金链花等东盟各国国花,佩戴方便,颇受女性欢迎。
本届东博会开幕前3天,李学武就和东盟5个国家的7家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其带来的千余件牡丹瓷展品更是供不应求。每天下午展馆闭馆时,仍有不少参展商和游客在牡丹瓷展台前或咨询洽谈,或拍照留念。截至发稿,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环球网、河南日报客户端、大公文汇网等境内外媒体纷纷报道牡丹瓷的火爆,#牡丹瓷惊艳东盟博览会#这一话题更是在开幕当天就登上微博热搜。
牡丹瓷在东博会上的成功绝非偶然。从接到为本次东博会制作国礼任务的那一刻起,李学武和研发团队就对各个国家的国花逐一分析,甚至还从这些国家大多为海洋国家的特点入手,找到共同的审美基点,例如瓷盘以蓝色为主基调,瓶身选择天青色的汝瓷,而每种国花从颜色搭配、花形制作,再到最后烧制呈现,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历时整整三个月,才有了这款国礼在东博会上的绚丽“绽放”。
走向全球100多个国家,牡丹瓷的国礼之路历经11载
国礼在国家间的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3年李学武设计制作的牡丹瓷精品系列被中国外交部选用为外交礼品,牡丹瓷自此成为国礼。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到“上合峰会”,从横空出世到走向国际……李学武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
2013年,牡丹瓷作为“中国礼物”赠送给非洲六国首脑;2014年7月,牡丹瓷作品“风姿秀色”再次作为国礼赠送给韩国代理“第一夫人”;2014年3月,牡丹瓷作品“花开富贵”被赠予荷兰皇后;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2022年中国与巴哈马共和国建交25周年之际,李学武牡丹瓷作品均作为国礼被赠予各国首脑……近年来,牡丹瓷作为国礼已先后被外交部赠送给100多个国家的贵宾,成为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一张名片。
洛阳牡丹瓷缘何成为国礼?外交部礼宾司一位负责人曾经这样说,牡丹瓷之所以被外交部选用,是因为牡丹寓意美好,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也能很好地向国外友人传达友好,而且牡丹瓷工艺新颖,将传统与创新结合,很受关注。
牡丹蕴含着雍容华贵的气质,古往今来深受中国人喜爱,象征着民族团结和繁荣昌盛。如今,牡丹瓷融合了牡丹花和陶瓷深厚的文化内涵,正在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载体。
不忘初心,他勇担发扬这项中国优秀传统技艺重任
鲜有人知的是,如今在国际上大放异彩的牡丹瓷,却和一项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有关。
从小受爷爷熏陶,李学武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痴迷,尤其是陶瓷。1992年,21岁的李学武从部队光荣退伍,4年的军旅生涯,不仅淬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也让他树立了今后的追求目标——将唐白瓷烧制技艺发扬光大。那时唐白瓷烧制技艺在洛阳濒临失传,烧出来的瓷器颜色和器型都很单一,而且过于传统,市场形势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投入到陶瓷领域,承担起发扬唐白瓷烧制这项中国优秀传统技艺的重任。
为了学习最先进的陶瓷烧制技术,10余年来,李学武几乎走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窑口,更是涉足全国10余个博物馆查阅史料,整理20余万字笔记,历尽艰辛。2007年,潜心研究洛阳历史文化的他提出一个在当时看来颇大胆的想法:能不能用陶土塑造出牡丹的形态,再施以釉彩,经过窑火烧制,打造出“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李学武遍访陶瓷名师,得到的结论都是否定的,因为难度太大,立体的牡丹花瓣在素胎上上色,一碰就坏,而且还要烧出绚烂的色彩,这在当时几乎不可能。可骨子里的倔强及军人不服输的精神,让李学武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题。2007年到2009年的3年时间里,经过了上万次试验,他终于找到了平面手绘、手工雕刻、手工捏制三位一体、虚实结合的新派陶瓷烧制技艺,烧制出来的牡丹花栩栩如生,一经推出便震惊了业内和整座洛阳城。他把这种新型陶瓷工艺命名为“牡丹瓷”。
2011年11月,李学武把公司更名为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从此踏上“创业之旅”。
坚定未来方向,创新路上不停歇
从唐白瓷到牡丹瓷,从拯救濒临失传的技艺到让牡丹瓷成为国礼走向世界,李学武一直走在创新之路的前沿。
牡丹瓷脱胎于中国传统非遗技艺,但李学武没有仅停留在传承保护的层面,而是不断创新转化。仅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工具,他就发明了几十种。目前李学武拥有牡丹瓷发明专利19个、实用新型专利上百个、外观专利千余个,系列产品著作版权百余项。2010年以来,李学武设计的作品先后获得工艺美术界“百花杯”金奖和“大地奖”金奖等多个奖项。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学武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概念背后蕴含的巨大意义,这也让他带领企业继续走向二次创业的征途。
随着牡丹瓷作为国礼走向世界各地,李学武的眼光不仅仅停留在国内,他开始到西欧、北欧、东亚等地学习。德国、英国、瑞典、日本……凡是有知名陶瓷品牌或企业的国家,他几乎走了个遍。
李学武开阔了眼界,更将所学运用到了产品的研发上。他把中国陶瓷产区的颜料和德国、日本的颜料进行科学分析和比对后,研发出了一种融合各国陶瓷颜料之长的新型颜料,加之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烧制技艺,让牡丹瓷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效果,烧制出来的花朵更是具有比真花还绚丽、耐看的色泽。
不停地学习和创新,也让如今的李学武更坚定了未来的方向:集合中国陶瓷所有的优点,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陶瓷技艺,让中国陶瓷重回世界之巅,实现中国陶瓷的伟大复兴。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与弘扬,更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
牡丹瓷现象,对文化自信的生动作答
为将牡丹瓷进一步发扬光大,李学武没有把技术藏起来,而是组建了劳模工作室,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和传统艺术爱好者走入文化艺术行业。他和高校合作设立艺术学院,在公司设立大学生见习基地。多年来,李学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包括各级工艺美术大师15人、工艺美术师110余人、技术研发与牡丹瓷专业技术人员千余人。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团队,并开创性打造出牡丹瓷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城市艺术、家装艺术、陈设艺术、特色日用、特别定制及饰品等诸多领域,不仅带动一方群众就业,取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在中国陶瓷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新兴力量。
如同当年爷爷对自己倾囊相授陶瓷烧制技艺,李学武对年轻人也毫无保留。他的团队深挖河洛地区历史资源,结合年轻人喜好推出“小花匠”饰品系列,又是中国陶瓷领域的一大突破。他的团队让牡丹瓷绽放在指尖、颈间,花朵直径最小仅2厘米,每朵花花瓣可达20余瓣。
创新永无止境,经过20多年的不懈追求,李学武和他的团队又打造出中国陶瓷领域一个全新的品牌——牡丹彩。这种技艺融合中国陶瓷领域众家之长,例如醴陵的釉下五彩、景德镇的粉彩和珐琅彩等,集众多釉彩和塑型工艺于一身,是一种多色繁复、圆润立体的创新彩派。因其师法于牡丹、诞生于洛阳,故而得名牡丹彩。牡丹彩的成功也离他“让中国陶瓷重回世界之巅”的宏愿更近了一步。
去年,李学武为俄罗斯一个葡萄庄园定制2000件牡丹瓷,把深受俄罗斯人喜爱的葵花和中国人喜爱的牡丹呈现在一起,中间点缀着饱满圆润、晶莹剔透的葡萄,大胆用色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两种不同的文化在这一小小的瓷盘上得到完美的呈现和交融。
以牡丹瓷为载体,用中国文化表现不同文明文化的风情特色,这是这位大国工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注解,也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瓷器,以牡丹瓷现象对文化自信的生动作答。